一个有活力的城市街区
鲁尔西部大学
到访
人们可以通过有轨电车或是开车前往与鲁尔西部大学校园相邻的停车楼。在北面,校园通过自行车道与市中心相连。自行车停放点位于校园的中心位置,尽量减少步行距离。
总平面-ASTOC
整个校园拥有8栋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为62,000平方米,整体规模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片区。8栋建筑包括四栋教学楼、一栋食堂、一栋多功能礼堂,一栋图书馆及一栋建立在原火车站旧址上的停车楼。
凭借这样的规模,该校园成为鲁尔河畔米尔海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和周边区域的呼应
校园位于Broich地区的工业与住宅区之间的一片异形用地上。校园内2-6层的建筑在体量和高度上都顺延了周边城市的发展肌理, 并在空间上有意识地朝四周开放。大面积的开放空间刻画出多条宽敞明了的轴线,连接了与之相邻的住宅区和商业区。
校园内丰富的活动及大面积的开放空间, 不仅使学生流连忘返,也为周边的住户提供了休闲活动场所,并带动了周边的住宅区和基础设施的发展。
教学变得可见、融入城市、与社会关联并通过建筑来沟通
特殊建筑与教学楼间的相互作用
中央建筑的设计原则是能够与周边的教学楼相互呼应。图书馆、多功能礼堂和食堂位于整个校园的中央区域,并从各个方向可见。食堂的餐厅设立在二层的挑空结构上,为其他建筑提供了更清晰的视线关系。图书馆是校园的标志性建筑, 同时也是最高的一栋。
室内外的相互作用
学院教学楼的门厅都设在建筑单体制高点的下方,并与校园中央的开放区域形成最直接的视觉与空间关联。与首层门厅相通的连廊顺着开放区域的方向延伸,并与建筑的核心筒相连。建筑首层大面积的落地门窗在视觉上像是把整个校园收入了室内。大块的灰色水泥铺地通过灰色的线条延伸至室内。通过上述两种设计手法,门厅与外部区域被关联起来, 室内外之间形成流畅的过渡。
形式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教学楼的立面与材料设计需要体现模块化的效果,与此同时,中央区域的建筑需要展现出大气和生态的形象。
由此产生两种既异于彼此又相互关联的立面类型。教学楼的立面由砖墙和连贯的窗户组成, 并以突出的带状金属构件贯穿其中;而中央区域建筑的立面则由大面积的砖墙和用于遮挡视线的外挂百叶组成。砂岩温暖的色调和明亮的红色共同构成了两种不同建筑类型的主色调。
校园: 同一系列但不同类型的建筑
新校区核心的中央广场由图书馆(5),多功能礼堂(6)和食堂(7)组成,并由四栋教学楼(1-4)将其包围,未来还有扩建的可能。停车楼(8)则位于校园的最东面。
为满足每栋教学楼都兼备办公室、教室与实验室的需求,需要配合简单灵活的平面设计。由此演化出赋有代表性的庭院式结构。每个学院都拥有一个相似尺寸和配置的半开放中央庭院。学院门厅联通中庭与校园,对中央区域的公共建筑一览无余。
图书馆可从校园内部或乘坐有轨电车到达。其灵活的平面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布局。双层的通高空间传递了开放的氛围。
多功能礼堂的门厅一面朝向校园,另一面则朝向杜伊斯堡大街。建筑共有两个入口, 可以分别从西面的有轨电车站和北面的食堂方向进入。通过两个具有展示功能的疏散楼梯, 可以到达高层的普通课室和多功能阶梯教室。
食堂的首层是门厅、咖啡厅、教室、学习区及物流、仓库和技术用房。人们可以通过大型的开敞式阶梯到达二层餐厅。位于悬挑结构中的开口设有两座单向的楼梯,该结构有利于将大空间按需求进行划分。同时,开口照亮了食堂下方的区域,加强了餐厅与校园间的关联。
停车楼是通过系统的建造方式,由两个存在高差的停车层共同组成的。
能源和资源利用
校园内的建筑对能源与资源具有较低的需求。建筑的的温度通过暖气片和混凝土导热系统来调节, 并由附近的热电厂进行供暖。此外,建筑还能通过太阳能系统供暖。
可持续性设计
为确保校园未来的发展, 建筑满足了灵活的功能划分,为将来总建筑面积20%的增幅提供了可能。
为保证未来的扩建工程不影响校园的正常使用, 扩建用地设在了校园另一侧。
未来, 还可以根据需求在北面设置通往轨道交通的第二个入口。